下表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苏联经济建设时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联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 |
B.农民积极性受损,农业发展长期滞后 |
C.苏联把农业当成为高速发展工业积累资金和提供劳动力的“殖民地” |
D.赞扬苏联农民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奉献精神 |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体制不利于农业发展②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导致苏联20世纪30年代大清洗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盛行 |
B.国际反苏势力猖獗 |
C.斯大林对阶级斗争的错误认识 |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最本质的缺陷是( )
A.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作用 |
B.用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
C.权力高度集中,缺少群众监督 |
D.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
下列几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苏俄新经济政策 |
C.苏俄农业集体化运动 |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