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暑期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
①夏朝的瓷器 ②商朝的青铜农具 ③唐朝的秘色瓷 ④北朝的青花瓷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
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 | B.战国 | C.秦朝 | D.西汉 |
1907年清政府颁布章程规定:“办理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给男爵,……办理5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给侯爵”,而几十年前曾国藩、李鸿章等以百战之功才换取侯爵、伯爵之封。这规定深刻反映了
A.实业救国已成社会潮流 | B.汉族官僚日益受到重视 |
C.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剧变 | D.科举废除文人经商增多 |
建构历史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中空白a、b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商品市场 |
B.开埠通商、原料产地 |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
D.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