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规定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
| B.乙醇是一种易燃烧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但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
| C.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 D.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
用选项中的电极、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可组成原电池。下列现象或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电极a |
电极b |
A溶液 |
B溶液 |
现象或结论 |
| A |
Cu |
Zn |
CuSO4 |
ZnSO4 |
一段时间后,a增加的质量与b减少的质量相等 |
| B |
Cu |
Zn |
稀H2SO4 |
ZnSO4 |
盐桥中阳离子向b极移动 |
| C |
C |
C |
FeCl3 |
KI、淀粉混 合液 |
b极附近溶液变蓝 |
| D |
Fe |
C |
NaCl |
FeCl3 |
外电路电子转移方向:b→a |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硫酸、水、纯碱 |
| B.非电解质:乙醇、二氧化碳、氨气 |
|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豆浆、牛奶 |
| D.硅酸盐产品:水晶、玻璃、陶瓷 |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
|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
工业上常将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在下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上产生的是O2 |
| B.图2装置中Cu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
| C.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Cu>Cr |
| D.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Cr电极流向Cu电极 |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a2O2晶体中共含有个离子 |
| B.0.1 mol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个胶粒 |
| C.常温常压下,和混合气体含有个氧原子 |
| D.电解法冶炼铝时每转移个电子,阳极生成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