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
溶液红色褪去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Fe比Cu活泼 |
| C |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
| D |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下列反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煅烧粉碎的黄铁矿矿石有利于SO2的生成 |
| B.硫酸生产中用98%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H2O或稀硫酸吸收SO3 |
|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
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 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变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
根据化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用碳铵(NH4HCO3)后应立即盖上土壤 |
| B.复合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化肥的混合物 |
| C.可用工业用盐作食盐用于烹调 |
| D.三聚氰胺(C3N6H6)俗称“蛋白精”,加入到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 (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 4∶ 1 | B.3∶ 3∶ 2 | C.6∶ 7∶ 3 | D.6∶ 9∶ 1 |
现有200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c(Cl—)=1.3mol/L,要使Mg2+转化成Mg(OH)2,并使Mg2+、Al3+分离开来,4 mol/L NaOH溶液的最少用量为
| A.140mL | B.120mL | C.110mL | D.80mL |
下列表格中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
KCl(BaCl2) |
加过量K2CO3溶液后过滤,再蒸干滤液。 |
| B |
NaNO3(AgNO3) |
加足量NaCl溶液后过滤,再蒸馏滤液。 |
| C |
NaCl溶液(I2) |
加足量酒精后萃取分液 |
| D |
KNO3溶液(CCl4) |
直接进行分液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