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
溶液红色褪去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Fe比Cu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
D |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 B.加热 |
C.滴加CuSO4溶液 |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发生反应:N2 + 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可生成2mol NH3 |
B.向容器中再加入N2,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C.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D.1mol N2和3mol H2的总能量低于2mol NH3的总能量 |
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
A.K2S | B.MgO | C.MgS | D.NaF |
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序数中,其相应的元素原子能形成X2Y 共价化合物的是
A.3与8 | B.1与16 | C.12与17 | D.6与8 |
下列关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四种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Ⅰ中锌是正极 |
B.电池Ⅱ是一次电池 |
C.电池Ⅲ工作时,氢气发生还原反应 |
D.电池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碳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