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实验中学七年级(5)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王超这样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是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好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的兴趣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我想在新的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王超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他运用了哪些认识自己的方法?
(3)除了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实践探究题(共17分)
在我国,兰花、菊花、莲花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喜爱。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他们的这些高推情趣,表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情怀。可见,赏花品草不仅仅是简单的闲情逸致,而且可以熔铸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现在,有的同学玩起电子游戏来,长达数小时,甚至通宵达旦,这样长时间地玩,不仅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大脑疲劳过度,严重损害正在发育的身体,更危险的是,打电子游戏不仅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而且还要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一旦钱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就会欺骗别人要钱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材料中不同的情趣对人各有什么影响?
(2)青少年应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3)同学们都在自觉地培养高雅的情趣,你有哪些高雅的情趣?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可以说是一个“万能科学家”。钱学森的专业是航空工程、飞机设计,他不仅对空气动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而且他和铁道机械工程、薄壳结构理论、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和系统工程等专业,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他还爱好文学,学过绘画和小提琴。
(1)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2)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2009年12月3日搜狐网报道一则消息:“美国人的生活各有情趣,他们的生活乐趣在野外,在球场,在花园,在自然,而不在饭桌边,大街上,歌厅里。他们总是感觉生活有滋有味,乐此不疲。”从这段材料看,情趣有何作用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大灾难袭击了汶川等地区,多少孩子失去了亲人、老师和同学。一位小女孩在温家宝总理面前哭泣不断,她痛苦、忧伤,她受到了惊吓。十天后,还是这个小女孩,脸上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女孩脸部表情的变化,说明她具有哪些良好的心理品质,小女孩从哭泣到微笑,你认为她可能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高中生陈某在校无视校纪校规,抽烟喝酒,敲诈勒索,多次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曾因为参与打群架,被派出所拘留。但陈某恶习不改。一日,陈某潜入某手机店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
(1)陈某敲诈勒索、殴打他人和潜入手机店行窃的行为分别属于那一类违法行为?
(2)陈某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什么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