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既有“蛟龙”探访“龙宫”,也有“神八”与“天宫”的惊天一吻,既有歼-15飞机在航母“辽宁舰”上的着舰起降,也有世界首条高寒地区的高铁开通……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但在许多关键技术的和核心工艺方面还依赖进口;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一代表我国科技原创力的奖项,12年来第8次空缺。
材料三:2012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大会,会议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材料三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法守法维护权利
周末,九年级学生春风闲来无事,就打开学校贴吧,贴吧上的部分留言引起了他的注意。让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欣欣
近日,网友@疯淋在微博爆料称:“慈溪某小学的孩子被要求脱了裤子在操场上跑步”,并且配发了学生“脱裤跑”的图片。该微博随即引发大量网友转发和评论,有网友调侃说:“这是学校‘发明’的惩罚学生新办法”
@网中鱼
衰! 在网吧认识的大李要我明天“孝敬”他100元钱。面对他的敲诈,我该怎么办?

阅读上面贴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欣欣帖中反映了孩子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回复“网中鱼”:面对敲诈,告诉他两条合法的途径来保护自己。

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洋发生矛盾,心存不满,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2013年4月1日,黄洋饮用了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送医救治无效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上述案例中林森浩的行为侵犯了黄洋的哪项权利?
(2)林森浩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而投毒,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你从中得到哪些警示?

被称为“克隆教父”的201 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住约翰·格登曾是一名生物老师眼里的“差生”,在他15岁时老师给予的评语是:“格登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是我见过最差的学生”。然而这些都没影响到他对生物学的疯狂兴趣,相反,他还把“最差评语”挂在墙上,一挂就是50年,提醒自己要努力,终于在1958年成功缔造了第一只克隆动物——克隆青蛙。
许多同学也非常渴望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更加灿烂。其中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象格登那样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会有意义。” 请你对这些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进入初中已经半学期时间了,小孟将这半学期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下面是他的日记中的几个小片段:
新鲜:我第一次跨进中学大门的时候,感到师那样的新奇,我终于是一名初中生了。
倒霉: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身边的人和事,不信任他们。我开始逃避现实,有什么话只写在日记里面。我天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老师经常找我谈话,我害怕得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我上课开始走神,制定的学习计划也不能按时执行了
失落:无声的眼泪流了出来,一时间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渺小,什么都不如别人,恨不得死掉算了
寻找:
(1)分析小孟进入初中后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小孟这样下去,会出现哪些后果,请为他设想一下。
(3)你认为小孟应该寻找什么?请帮助他完成日记中的“寻找”部分。
(4)请简要写出你进入初中后的真实感受,并写出下一步的打算。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6岁的侯建是海淀区某中学初三学生,小时候就经常模仿父亲吸烟。因为家远,父亲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却没想到这成了侯建和同学一起吸烟酗酒的据点。一次,他和同学因为没有钱买烟,就想去“借”点钱,结果将一青年刺成重伤而被判成重刑。
材料二:张勇,初一学生,爱好电脑网络游戏,性格孤僻不善于交往,课外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外某网吧。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上网上,影响了正常学习、生活。他还经常采用撒谎、变卖家中财物等方法筹钱上网。
(1)以上材料中侯建、张勇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在你身边还有哪些不良诱惑?请至少列举三例。
(2)青少年应该怎样战胜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