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探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验过程,请认真阅读、思考: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 (选填“高”或“低”)。
(4)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了新的 行为。
下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① ]是 ,它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当人体受到病菌感染时,①的数目会明显 。
(2)图中的[ ]是红细胞,红细胞具有运输 和少量二氧化碳的功能。小英最近经常精神不振、头晕、容易疲乏,经血液化验,她的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女子正常值为4.2×1012个/L),据此判断小英患有 症;在平日的饮食中,小英应该多吃一些富含 和蛋白质的食物。
(3)图中的[ ]是血浆,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和运载血细胞。
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每日建议摄取量,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请分析回答:
(1)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日摄取量最多的应该是第①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含丰富的 ,能满足人体对 的需求;摄取量最少的应为第⑤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所含的 易在人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2)每日还应摄取足量的第②层食物,因为该层食物富含的 ,可预防坏血病。
(3)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应注意多摄取位于宝塔第 层和第④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 ,此外,第④层的食物还能提供促进骨骼发育的 。
(4)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红烧油豆腐。这份食谱营养不够均衡,原因是缺少了第 层的食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千古名句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道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丰年”与“蛙声”的某种关系。右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稻属于 者,蛙属于 者。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 。
(3)此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农作物—→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蛙,也可以代表 。
(4)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想在稻田旁拟设立“温馨提示牌”。请你根据生物学知识,
设计一句提示语: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关节”的相关知识,请将该概念图缺省部分补充完整。(填在图中横线上)
请举例身体上两个关节名称:5 关节、6 关节
下图是小明做伸肘动作时上肢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肱二头肌的是[ ],表示肱三头肌的是[ ],它们都由肌腱和 两部分组成。
(2)此动作中,肌肉[ ]处于舒张状态。
(3)小明在完成此动作时,是以骨为 ,关节为 ,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完成此动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 的氧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