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的主体还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实现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的是
①工商局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
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③听取公民对公交线路优化方案的意见
④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2014年4月某企业集团推出少开一天车,免费赠送自行车大型公益活动。仅半小时时间,当日发放的120辆环保自行车就被抢领一空。这里免费赠送的自行车()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奥肯的“漏桶原理”,是说穷人和富人分粥吃,富人这边人少粥多,穷人这边人多粥少,政府拿着“公平之桶”把富人那边的粥分给穷人吃,但在分粥时发现,那个“公平之桶”往往是漏的,往往会漏掉很多财富或者说效率。这一原理启示我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A.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B.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要弱化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下面内容为甲乙两位同学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前提和原因的辩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因
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获得5万元收入,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

A.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国债与股票相比()

A.从性质上看,国债是所有权证书
B.从风险上看,国债的安全性更小
C.从偿还方式上看,国债可以还本付息
D.从发行主体上看,国债的发行主体是银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