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
C.该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
D.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
B.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
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六部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
A.工商皆本 |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 D.减轻人民负担 |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后,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不必再缴纳高达47.6%的反倾销税了。欧盟委员会2013年8月2日正式批准了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该协议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这一事件反映了( )
A.世贸组织在协调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
B.全球化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 |
C.欧盟是联合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