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法国 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推崇孔子的主要原因是( )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 B.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
C.儒学与“理性”社会核心思想一致 | D.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 |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
下列引文中,符合道家主张的是
A.“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
B.“严刑重罚也,可以治国也” |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 |
D.“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 | B.人应互爱互利 |
C.反对掠夺战 |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离,高下相倾”,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B.认为人类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
C.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
D.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