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可能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

A.徐骧或刘永福的部队 B.左宗棠的部队
C.邓世昌的舰队 D.唐景崧的部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提出:“无一语无来历,无一事无根据。” 在此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下列史实与得出的结论配搭正确的是

A.铁锄的出土—铁农具已在江南广泛使用
B.科举制的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C.洋务企业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出现
D.《论十大关系》发表—毛泽东思想成熟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说:“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这是因为这两大事件

A.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改造中国的新途径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标志
D.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代前期中国人在几次灾难性战争失败的刺激下,重新评估自己的传统文明,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不同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B.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有明显差异
C.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 D.先进中国人探索的艰难性

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 “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 “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较为富裕
②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③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
④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强力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