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
——韩国国定教科书
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
(2)据材料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扶桑版日本教科书中关于“日清战争”的阐述,哪些是中国史学界认可的事实?哪里又是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景德镇的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有我国“瓷都”之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土,并安装水碓用于粉碎瓷土进度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一些传统瓷窑日趋衰落,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的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力克成器”。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景德镇制瓷业迅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6分,每点1分。)
⑵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从流通领域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⑶材料三反映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了什么变化?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4分)
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推测一下景德镇的制瓷业在近代社会会出现什么变化?(推测要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至少答出三种可能性)
⑸为了印证你的推测,你应该通过哪些途径查找资料?(至少答出两种)

问答题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思想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个观点是那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2)西汉时期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儒家发展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过程中作出最大贡献的儒家思想家是谁?汉武帝采纳他的什么的思想主张?(2分)
(3)宋明时儒学有怎样的新发展?写出朱熹的思想主张?(2分)
(4)明清时期出现了三个思想家,他们参加过抗清斗争,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回答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据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整理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示意图(注释:Legislative Branch,立法分开;Executive Branch,行政分开;Judicial Branch,司法分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谁斗争的结果?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3)假如你是费斯特拉教授,请简要向学生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分别由什么部门掌握?部门之间遵循什么原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四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五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人说这说明中国在唐朝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制度的影响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
(3)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经济战略学会会长、亚洲问题和全球化问题专家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曾写道:“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金世界的帝国。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
——孙培钧《中印合作共创亚洲新世纪》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建立……成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贸易是先导,资本国际化是重要的推动力,跨国公司是主导力量……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
——吴树青《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
(1)指出“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的主要过程。概括“优越的技术手段”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如何“开始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的?
(3)以中国为例,结合史实概要说明计划经济国家是如何完成市场化的体制转型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