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
| A.宫廷画 | B.文人画 |
| C.民俗画 | D.人物画 |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的评价,哪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
|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 C.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 D.是进步的和爱国的思想 |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 B.社会史观 | C.全球史观 | D.近代化史观 |
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今日”是指()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 C.戊戌变法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原因是
|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
|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落后 |
|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