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
二战后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又此起彼伏。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两极格局瓦解后,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
B.一超多强的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
C.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突出特点 |
D.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
某研究性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拟定了以下主题,这些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
D.苏东巨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种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的认识 |
B.国际关系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
C.没有认清上海合作组织“不结盟”的特点 |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然存在“冷战” |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方面表示“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方面则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这说明
A.两国将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B.我国对中日关系的原则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
C.日本彻底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
D.两国已经完全冰释前嫌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 B.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C.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