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层本企业占了244家。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下,美国制造业不断丢城失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再崛起看做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这一评价反映出( )
| A.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 B.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担忧 |
| C.日本科技实力超过美国 | D.日本军国主义沉渣泛起 |
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特别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包括
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④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82年,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
| B.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 C.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已制定 |
|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李白的这首诗赞颂的是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马克思主义永具生命力》一书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总是在不断地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获得的。下列实践或理论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巴黎公社②邓小平理论③新经济政策④“新民主主义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