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美国”宪政的具体模式表现为( )
A.分权与制衡 | B.民主共和制 |
C.君主立宪制 | D.1787年宪法 |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
二十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这表明戴高乐意识到()
A.必须消除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 |
B.必须启动欧洲经济—体化进程 |
C.必须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
D.必须抗衡美国,提高欧洲地位 |
三大改造后,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是因为
①民主党派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②民主党派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政党
③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④民主党派人数多,有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从下列表格中,你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局部)
年代 |
阵亡人数 |
||||
1937 |
125130 |
||||
1938 |
249213 |
||||
1941 |
144951 |
||||
1942 |
87719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布尔什维克党颁布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和平法令》 |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