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的革命运动是由谁领导的?其成立的政党是什么? 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革命成功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 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5★)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3★)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4★)
观看两幅战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争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3★)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4★)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
(2★)试说明你的理由。(2★)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
⑸、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过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不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政府。
——《独立宣言》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1)材料一的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4)概述材料二、三的相同主张。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三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图二
(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同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