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中国制造】
材料一:战国时期,造船技术有较大进步。船的种类很多,有运输船、战船等。图是战国铜壶壶身刻有的水陆攻战图案。从图中看出,那时的人们已用长桨划船。
——摘编自杨槱《帆船史》
材料二:宋元时期,中国商船遍布东南亚和印度洋各港口。1974年,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海船。据考证,该船船体剖面里V字形,航行速度快,抗风浪能力强。一位西方学者写道,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相南针、船尾舵等导航和连船技术,哥伦布不可能远航到美洲。
——摘编自何国卫《中国木帆船》
材料三:1982-2020年中国造船业成就一览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写出从中获取的战国时期关于船舶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造船、航海技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特点。
如图,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条通道在历史上被我们称之为。当时东起中国的A___________ ,
西至西亚和B_____。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是。
(2)这条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如图,见下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的名称、作者及他们的生存年代。
(2)这两部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何地位?
(3)你能取出你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还学习了哪几位有名的文化名人吗?请至少列举出两位来,并分别说出他们的成就。
读图,请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评价他?
(2)图二、图三和图四反映了秦朝的哪些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希腊多山靠海,地势崎岖不平,仅有的小块平原又被难以逾越的山脉阻隔;土地只适合种植葡萄、橄榄等,粮食不能自给;海岸线曲折,岛屿密布,多良港……希腊人一开始就不同于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希腊的地理环境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不得照抄原文,可摘抄关键词,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2)这种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文明在经济、政治方面和“古代东方的农业民族”有什么不同?(2分)
“男人就是城邦”
——《伯罗奔尼撒史》
(3)“男人就是城邦”,揭示希腊政治制度的局限性是什么?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7世纪日本的“大化改新”吸收了哪个国家的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近代中国,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也曾西学自救,请举例说明
(3)1980年,中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其中, “近现代五口通商口岸、新时期首批特区窗口”指的是哪一个城市?这一措施和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