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探索他们的过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材料二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是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四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宗主国”指的是哪国?美国最终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林肯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迟早会解决的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怎么解决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规定官吏俸禄,禁止贪污;第二,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第三,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请回答:
(1)、分别总结以上两次改革的作用或结果。
(2)、试分析以上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
(3)、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时)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回答:
(1)、“书籍被烧残”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举出“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别(百家争鸣)及其代表人物。
(3)、有人说,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4)、西汉时期“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又受到了一次严重打击,你认为是哪个事件?为什么?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从匈奴降人口中得知,过去匈奴破月氏,以月氏王头颅为溺器,月氏深恨匈奴,武帝遂悬赏征募使者出使月氏,希望联合月氏夹击匈奴。当时有汉中人张骞应募。……由于所经均汉人未到之地,史称“张骞凿室”。
材料二:丝绸之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 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路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织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武帝最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现有一意大利的旅行团打算由丝绸之路来中国,重温汉代的辉煌与繁荣。请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3)、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命名吗?说说你的理由。
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成语故事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请将下列成语序号与相关内容的字母符号连接,把相关的结果填在指定的位置上。
(1)、千金一笑 A巨鹿之战
(2)、退避三舍 B越王勾践不忘国耻,立志报仇
(3)、卧薪尝胆 C城濮之战
(4)、破釜沉舟 D烽火戏诸侯
连接的结果为:(1)()(2)()(3)()(4)()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说“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次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那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这场运动为以后欧美哪些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请举一例。
材料三:100年前,中华民国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列举出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并简要阐述其积极作用。
(4)概括上述三大运动的共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