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他引爆。”
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是残骸、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成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一战的影响?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次大战 警钟长鸣】
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
(2)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3)二战中的最著名的登陆战是什么?
(4)为了摆脱当时的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
(5)“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论述。

【国家主权 不容侵犯】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的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
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
在今年5月29日下午的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中越南海对峙一事表示……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决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的战争及被
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
么结论?

【光辉历史 锦绣前程】
94年艰苦卓绝,94年荣耀辉煌。94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用1921~1935年的史实来加以说明。
(2)有人说,遵义会议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伟大转折,请你说明理由。
(3)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特色”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各是什么?

【改善民生 执政为民】
举国上下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基本内涵是为民、务实、清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古鉴今,唐朝时唐太宗的统治政策,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一代明君,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局面。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这一思想?
(2)50年前,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你有何感悟?

清朝(鸦片战争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疆域和民族
结构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而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是其主要做法之一,其中
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设驻藏大臣
C.设伊犁将军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