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葡萄糖,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_,若靶细胞表面缺乏胰岛素受体,则细胞将 _________ (填“加快”或“减缓”)摄取血糖。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则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胰岛B细胞属于________。
(2)血糖调节中,如果因__________(填“抗体1”或“抗体2”)的存在导致高血糖症状,则注射胰岛素能起到有效降低血糖的效果。目前对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是,每顿饭前注射胰岛素,这样做的原因是 。
(3)某糖尿病患者欲检测导致其患病的原因,该患者在医院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但患者仍表现出糖尿病症状,最有可能类似于图2中的_________(填“抗体l”或“抗体2”)所致。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患者所患糖尿病属于________病。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一只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有对等位基因,其中位于X染色体上。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种基因型的配子。
如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乙有一种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且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或。
(3)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
(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3)图中标号④基因组成为。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1分)如图左边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庭中有甲(A、a基因控制)(乙(B、b 基因控制)两种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右图表示的是该家庭成员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控制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所在两对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根据上图判断,I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若仅考虑乙病,Ⅱ4和Ⅱ5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请画出相关的遗传图解。
(3)该家庭中哪个个体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可以用右图1表示__________,该图细胞处于_______期
(4)右图②细胞中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导致该细胞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
(7分)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 |
30天后从尾静脉取血测定 |
45天后取背部皮肤测定 |
|
将适量同龄、健康成年小鼠分组培养 |
LPO含量 (μg/ml) |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U) |
肤羟脯氨酸含量(μg/ml) |
|
对照组 |
清水+饲料 |
34.1 |
23.7 |
26.2 |
高剂量 |
含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的溶液+饲料 |
23.5 |
18.9 |
35.7 |
中剂量 |
30.4 |
25.6 |
37.8 |
|
低剂量 |
31.3 |
24.1 |
30.4 |
请回答:
(1)可用_______________试剂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溶液区分开。
(2)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会引起皮肤衰老,实验表明,___________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小鼠血液中LPO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