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探究小组对一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从该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6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2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6种光照强度下(以字母A-E表示)24h后,实测获得6对玻璃瓶内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
0 |
A |
B |
C |
D |
E |
白瓶溶解氧(mg/L) |
6 |
12 |
18 |
24 |
30 |
30 |
黑瓶溶解氧(mg/L) |
6 |
6 |
6 |
6 |
6 |
6 |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6mg/L的原因是 ;
(2)当某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24h);光照强度至少为 klx(以字母表示),且温度也适宜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若将在A光照下一段时间的白瓶移置D光照,该瓶内植物细胞中的 C3和C5的含量变化为: 。
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
(1)图中所画1是_________;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来传递的,神经元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_________。
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图乙是胰岛素的结构模式图,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构成,结构图中—S—S—为两个—SH形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该过程主要发生在中,所需要的原料是,还需要酶的催化。
(2)图中②所示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该过程发生在上,所需的原料是。
(3)胰岛素分子合成过程中形成了个肽键,其中至少还有游离羧基数是。
(4)控制胰岛素分子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碱基对。
图甲是某高等雄性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乙是此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注:1为分裂间期)。请据图回答:
(1)图甲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判定依据。
(2)图甲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有条染色单体,个四分体。
(3)图甲细胞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填序号)。
(4)图甲细胞分裂后,可能形成的染色体组合是(填序号)。
(5)图乙中8时期细胞的名称是。图甲细胞发生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填数字)时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填数字)时期。
图甲、乙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及其发生的生化反应。 图丙是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乙中两种膜的名称分别是、。
(2)图甲、乙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3)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分别是和。
(4)图甲中的[H]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
(5)图乙膜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6)在图丙中B~C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7)如果在图丙的C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5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
(8)在图丙D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的相对值是(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8分)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和等四类。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
注意事项 |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 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 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组别 |
洗涤物(等量) |
洗涤温度 |
洗衣粉(等量) |
水量 |
洗净所需时间 |
1 |
油污布 |
45℃ |
加酶 |
2 L |
4 min |
2 |
油污布 |
45℃ |
普通 |
2 L |
7 min |
3 |
油污布 |
5℃ |
加酶 |
2 L |
9 min |
4 |
油污布 |
5℃ |
普通 |
2 L |
8 min |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