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的环境里 |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明探究的问题是: 。 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 ;分析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明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和 。
(3)通过小明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
图为小芳在“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消化”实验的装置。
(1)在进行“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消化”实验时,向1号试管滴加2ml水,应向2号试管滴加2ml。
(2)实验中1号试管的作用是。
(3)小芳实验中滴加碘酒后,两支试管都变成了蓝色。你能分析原因吗?
右图为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进行实验时,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实验过程中,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就会受到电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蚯蚓能够学会选择,爬向有食物的另一臂。据此作答:
⑴从这种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来看,它属于行为。
⑵无论动物等级高低,都会有行为,动物越低等,
学习能力就越,学会某种行为中“”和“”的次数就越多。
(每空1分,共5分)某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
温度(℃) |
湿 度 |
空气 |
种子数(粒) |
发芽率(%) |
A |
26 |
潮 湿 |
充足 |
50 |
96 |
B |
5 |
潮 湿 |
充足 |
50 |
2 |
C |
26 |
干 燥 |
充足 |
5 |
0 |
D |
—— |
(1)请你指出该组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2)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组进行对照实验。
(3)用A、B两组作对照时,所探究的问题是。
(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一组实验D,请在上面表格中完善这组实验。
(5)在适宜的条件下,A组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小亮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地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请你根据小亮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7分)
(1).假设:
(2).探究方案
(3).预期结果
回忆我们所做的探究,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两侧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粒食盐和一滴肉汁,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
⑴在甲、乙载玻片的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⑵甲说明草履虫能逃避_____刺激,乙说明草履虫能趋向_____刺激,该实验说明生物体(如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_____,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能①形成赤潮;②寄生在人体内③净化水体;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其中对人类有用的是_____。(填序号)
⑷与草履虫一样,_____等生物也是仅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只需要填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