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人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 |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 |
C.兴奋传到I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
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 |
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
B.1~7代表了基因A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
D.2、4、6属非编码序列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很大 |
B.外显子所含碱基对一般多于内含子 |
C.内含子是不能转录、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
D.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
控制大肠杆菌抗药性的基因,控制根霉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乙肝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位于 ( )
①拟核DNA上②线粒体DNA上③细胞核染色体上④质粒上⑤蛋白质衣壳内的核酸上
A.①④⑤ | B.④③⑤ | C.②①③ | D.④①⑤ |
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A.外显子 | B.编码区 | C.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 D.非编码区 |
龙葵叶绿体DNA上的一个正常基因决定了植株对某除草剂表现敏感。它的突变基因则决定了植株对该除草剂表现抗药性。以敏感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正常基因)为父本,以抗药型龙葵(全部叶绿体含突变基因)为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1植株将表现为()
A.敏感型 | B.抗药型 |
C.抗药型∶敏感型=3∶1 | D.抗药型∶敏感型=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