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大力发展稻鸭共作,桑基鱼塘,秸杆种菇等生态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请根据生态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蘑菇属于 。自然条件下,池塘中鲫鱼种群数量呈曲线增长,判断的理由是 。
(2)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能实现对能量的 ,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传递效率)。
(3)能量流动具有 和 的特点。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
(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Ⅰ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实验中的接种工具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Ⅱ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表示有,“-”表示无)。
(注: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3)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说明生物膜具有、和能量转换的功能。
(6)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12分)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分裂过程中a、b、c三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关系图,请回答:
(1)要观察甲图所示图像需制作临时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制片,其中解离的作用是______。第三步所用的试剂是______。
(2)图甲中B表示有丝分裂______期,主要完成______。
(3)图甲中D含有染色体______条。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在C时期的不同点是_____。
(4)图甲各时期中a、b、c的数量与图乙②时期的数量关系一定相符的有______。
(5)根据细胞周期对图甲中各时期图像进行排序:______。
(14分)图甲表示玉米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物膜结构及代谢过程,①~④代表物质,图乙为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甲所示膜结构为叶绿体的______膜,其上的②为______,其中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的是______。
(2)图甲中①表示______,据图分析,①产生后在同一叶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层生物膜。
(3)由图乙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在b~f范围内,限制该玉米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除图中因素外,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______。
(4)图甲中③和④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若将玉米植株由图乙中B点转移到C点条件下,短时间内图甲中③的含量将______。
(5)该玉米在C点条件下实际光合速率为吸收CO2______毫摩尔/小时·株,假定在24小时中,给予该玉米光照8小时和黑暗16小时,则保证其能正常生长的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______(用字母表示)。
(12分)将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密封的、有适量水的广口瓶内,在25℃条件下,瓶内 CO2和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在此期间,广口瓶内还生成_____,可通过向培养液中滴加溶有_____的浓硫酸溶液加以鉴定。
(2)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进行引起的,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此过程中小麦种子吸收的O2转移到生成物_____中。
(3)若测得t1~t2期间广口瓶内O2和CO2含量变化比例为2:3,则此时种子细胞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假设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4)t2时,小麦种子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若t3后,广口瓶内O2含量开始增加,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