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守仁 |
某同学在学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这一专题时,制作了下面的学习卡片,请指出以下内容共有几处错误()
A.0处 | B.1处 | C.2处 | D.3处 |
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玩艺时,惊呼到“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玩意是
A.电报 | B.电话 | C.电视 | D.电影 |
18世纪,有人曾经用“‘最奇妙的’、‘伟大的和非凡的’、‘效果超乎人们想象的’、‘对文明世界的面貌带来巨大变化’、‘一场革命正在发生’”这样一些语言来描绘某个变革的发生。这场“革命” ( )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推动了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C.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
D.确立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地位 |
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 |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而在1953年我国从个体生产变成集体生产时,农业生产率也快速增长。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满足了当时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
B.建立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 |
C.进行了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调整 |
D.顺应了当时国际经济发展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