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英德等列强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材料二: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 目 |
英 |
法 |
德 |
美 |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
1 |
2 |
3 |
4 |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
3 |
4 |
2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四:战争损失统计
参战国家 |
卷入人口 |
伤亡人数 |
经济损失 |
30多个 |
15亿多 |
3000多万 |
3400亿元 |
结合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英、德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哪两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战争的性质如何?
(2)材料二中的事件我们称之为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与一战的关系?
(3)通过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问:
(1)材料一中反映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反映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2分)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8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
探究一:捍卫主权
(1)明清时期,我国的边疆相继遭到哪几个国家的侵略?广大爱国官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哪几次?结果如何?
探究二:民族团结
(2)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政策?
探究三:团结感悟
(3)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同唱一支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1)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叫什么?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时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与他的联系和管理的?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清朝前期为密切和西藏的关系、加强管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请在清朝疆域图上的方框内填出清朝疆域的部分最远至点。
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