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大河河源区地理环境某些要素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997年与1987年比较,该河流河源区
| A.荒漠化明显加强 | B.扎陵湖、鄂陵湖面积明显减小 |
| C.河源水量明显减小 | D.河源区河流流量变化趋于平缓 |
产生如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逐年减少 |
| B.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 |
| C.人类活动导致草场遭到破坏 |
| D.人口大量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 |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问题。
由图文信息可知( )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
|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
图示时刻( )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
|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
晨昏线在地球上( ):
| A.必须通过南北极点 | B.必须与赤道垂直 |
| C.必须与经线重合 | D.有可能与经线重合 |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问题。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 A.清明、雨水 | B.立冬、立秋 | C.小雪、大寒 | D.雨水、处暑 |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大雪 | B.②表示立春 | C.③表示秋分 | D.④表示芒种 |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问题。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 A.全球昼夜平分 | B.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
| C.太阳直射20°S | D.北半球为夏季 |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题。
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 A.7日20时 | B.8日8时 | C.7日8时 | D.8日20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