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家·信——为传统文化接力”大型公益活动在京启动。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张小媛表示,通过全民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等丰富内容,引导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和家庭,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觉家信的文化价值、伦理价值和教育价值。这段话表明
①家信是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
②家信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③家信应成为家庭成员间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主要途径
④家信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中华文脉的重要支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规律是客观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
B.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
C.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D.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这些发现表明()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
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 |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
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
D.万事万物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