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忠于宪法,依宪治国。习近平主席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才知道”,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准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的政治权力是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为了控制这些“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拉施特拉实行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充分说明( )
|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
|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
| D.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这反映了( )
|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和手段 |
| 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 |
| 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 |
| 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
一百多年前,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马克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
| A.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 C.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也不同 |
| D.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
中、美、日、法、英等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深层迈进一步。人们担心转基因产品对人体有害,因而不被人们接受。这表明(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指导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规律
| A.①②③ |
| B.②③ |
| C.①②④ |
| D.②④ |
中、美、日、法、英等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深层迈进一步。据科学家分析,基因能有效地造福人类,如人可以通过基因重组长生不老、根治人类顽疾等;但造福人类的基因信息还有可能给人类带来许多烦恼,如基因研究的突破可能制造出一批长寿不老族,导致人满为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会利用人类基因密码研究出毁灭种族的基因生物武器。科学家的分析,从哲学上看( )
①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正确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认识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 A.①② |
| B.①③ |
| C.①④ |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