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有人问你:“你今天读书看报了吗?”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没有”:如果有人问你:“你今天上网了吗?”,多数人的回答是“是的”。网络具有快捷、即时、大众性、互动性等特点,它催生了新的文化类型,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现如今,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网络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影响着我们的文化选择,甚至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回避地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其内容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
材料二:文化是产业,文化也是事业,文化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在利用网络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应如何趋利避害。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对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0年夏季受上海世博会,南方雨水天气长的影响,各地“避暑游”不同程度受到冷落。28集《庐山古诗词》电视片、10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陆续在中央电视台1套、10套名牌栏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全国百余家著名网站进行了视频和解说词的转播、刊登。1至7月份,来山旅游人数达20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材料二 《庐山·人文圣山》从全新的视角,首次全景式、大纵深、多角度、宽领域地展示了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秀美的山川风物、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千古文化名山的风流遗韵。
材料三 于丹说,庐山的万国别墅完成了一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赛珍珠长期生活在山水美学浸润、山水画卷般的庐山后得出“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中国的田园和乡村”。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把酒临风、指点江山,一展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风采,多少凡夫俗子在这里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实现了由凡夫俗子到社会精英惊险的一跳。
(1)请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现代文化传播的认识。(8分)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蕴涵的道理。(12分)
2010年8月24日,是我国传统民族节日“七月半”,又称“中元节”,民间有烧纸钱祭祀祖先的风俗。九江市政府为此发布“禁烧令”。多数市民表示理解与支持,并通过用鲜花、网络、家庭追悼会等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的祭拜活动。也有部分市民不理解,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禁止。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元节民间烧纸钱祭祖的风俗的认识。(10分)
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员中,九江再添20项“新丁”,共达到38项。我市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瑞昌剪纸、武宁打鼓歌、湖口青阳腔等分别走进九江部分高校,将一些传统的技艺与现代音乐模式相结合,增加现代气息。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请分析政府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8分)
(2)“让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高校”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哲学和时代关系是怎么样的?二者的关系在这段话中有何体现?
鲁迅先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的壮志,所以面对威逼依然毫不畏惧;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所以面对生死他大义凛然;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面对诱惑他们及时行乐,自甘堕落
请你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