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以及能源短缺状况,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意见提出,对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推动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组织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
材料二:在天津市,某新能源汽车售价20.98万元,享受中央及地方补贴共6.65万元,9月份减免购置税实施后可再省1.2万元;相对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用电行驶百千米最多可省50元。同时,新能源汽车购置可直接申领号牌,不限购。但续航里程不长、充电不方便等问题,使不少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不高。同时,缺乏核心技术,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消费者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担忧,也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依据。
(2)国家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为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请结合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分析汽车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
(3)为了配合全国资源节约活动,某校决定组织一次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出至少两条宣传标语。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978年——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变化情况
项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8年 |
2013年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1 |
26923.5 |
300670 |
568845 |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0.9 |
13.9 |
52.3 |
61.8 |
市场化程度(%) |
0 |
26.0 |
76.4 |
79.6 |
注: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大致在85%--95%之间。
材料二:改革是我国最大的红利,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最根本的举措。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中国区域广阔,国情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围绕放权和提高效率两大主题展开。1998年之前,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尝试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等措施。1998年之后,对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特定问题专项改革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重点是两项任务:一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部署国有企业改革的?
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强调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一,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中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2)结合材料二,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说明“焦裕禄精神”对我们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精神引领价值。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成功实施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探月工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息息相关。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探月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牵引和推动作用。目前中国每年在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达到上百亿元,据专家粗略估算,对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对整个社会产生8至14元的带动效益。同时,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载体。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带给我们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