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这个食物网包括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除包括图示各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流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这块草原的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为300万千焦/年。按10%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设一种生物被下一个营养级各种生物平均摄食,则狮群获得的能量正好维持其种群的生存,此时狮群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万千焦/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稻田中除了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以采用样方法,选取样 方的关键是 。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 (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 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 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 所有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 _________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_________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 _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速率。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 _________(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上,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某草原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糙隐子草、麻花头等草种,为研究放牧强度与草原植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者将草原划分为无放牧区、轻度放牧区、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进行研究,2年后的结果如下表。

1.调查植物多样性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草原的所有羽茅植株总和称为____。
2.羊草、贝加尔针茅、羽茅、黄囊苔草等不同草种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_多样性。通过比较这些草种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可以显示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提供了生物进化的 方面的证据。
3.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__________。

A.物种均匀度指数越来越低
B.物种丰富度指数越来越低
C.多样性指标越来越高
D.多样性指数越来越低

E.多样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
4.利用本研究中的数据,阐述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__________。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