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
|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
|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
|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
|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
|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
|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 A.②③④①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①③ |
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风俗画的流行 | B.商品经济的繁荣 |
| C.理学的影响 |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
|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
|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
|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
|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
| C.主张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
|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