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机构”是( )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B.沙皇政府 |
C.工农苏维埃政府 | D.军事革命委员会 |
(山东省聊城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元朝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地方以上行中书省总揽“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明太祖认为元朝的这种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为此他()
A.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B设立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C.设立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D.废除中书省,加强中央集权
(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 D.世卿世禄制确立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外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郡县制 |
(2009年1月佛山市高三质检)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