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
|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A.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
|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 D.不主张革命 |
19世纪中期以
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 融合 |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全面 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
|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这应是下列哪两人的对话
| A.苏格拉底与雅典的大陪审团 | B.布鲁诺与异端裁判所的法官 |
| C.马丁•路德与罗马教廷的官员 | D.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 |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