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2)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
——哥伦布
(1)图中哥伦布开辟的航线是(填字母),哥伦布的航海得到王室的支持。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话,反映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 “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却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3)依据材料三中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四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4)依据材料二、四,说说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战乱和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此时期我国哪一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此地大规模开发优越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此地除也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有哪些大规模开发的有利条件?
(3)此时期有“八姓入闽”,他们迁入福建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代,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课文,补充完成下表

秦始皇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
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三公;()
经济
统一货币;()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军事
北击匈奴,();兴修灵渠,拓展南疆


(2)根据上述表中的内容,试用最简练的语言评价秦始皇。
(3)有人说秦始皇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请你用一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4)秦始皇与汉武帝比较,你认为哪个更了不起,为什么?(4分,只答对两点即可,允许有不同见解)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国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的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材料三:……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四: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请加以说明。
(2)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
(3)我国历史上最符合“化腐朽为神奇”一词的科学技术成就是哪项?为什么说它“化腐朽为神奇”?
(4)我国的造纸术有何世界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
(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