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2)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某中学八(1)班举办历史手抄报比赛,小明同学选择了五四爱国运动作为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为此他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写下你的答案。
(1)请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五四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这场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3)五四运动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恩来到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则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
(2)蒋介石一定要求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赴渝谈判是为了什么?
(4)毛泽东等“赴渝”与蒋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达成了什么文件?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
(1)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
(2)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
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
(2)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3)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请回答:
(1)“我们的制度”是指哪个国家的制度?这个国家经过谁的改革,开启了为民主政治的道路 ?
(2)正是这种民主政治,造就了他们爱思考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质,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其中曾发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的科学家和写成《几何原本》的数学家分别是谁?
(3)古罗马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请问罗马共和国的最高官职是什么?
(4)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请写出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