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世界国画知多少
早在12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一诗中写道:“家家习为俗,人人不迷不悟。”其中描述的就是人们对花卉的爱好
花,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它不仅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原料,而且在精神上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由于各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对花的喜爱有各自的所好,各个国家也常将本国独特的花命名为国花。
我国人民把牡丹称为国花。牡丹是我国特产的珍贵花木,栽培历史已有千年之久。由于牡丹雍容艳丽,秀韵多姿,玉笑含香,冠绝群芳,被人们誉称为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有诗赞曰:“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日本人民喜爱樱花,因而把樱花称为国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把茉莉称为国花。马来西亚的国花是扶桑,朝鲜的国花是金达莱,印度的国花是罂粟,俄罗斯的国花是向日葵,荷兰的国花是郁金香,法国的国花是百合花,意大利的国花是雏菊,西班芽的国花是石榴,芬兰的国花是乡球菊,瑞典、智利的国花是铃兰,罗马尼亚的国花是白蔷薇,希腊的国花是油橄榄,墨西哥的国花是大丽花,美国的国花是山杞,巴西的国花是热带兰,多米尼加的国花是桃花心木……
各国人民都用国花寄托自己的感情,赠送亲友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寄托 赠送 栽培 珍贵
补充词语。
雍( )艳( ) ( )韵( )姿
( )笑( )香 ( )绝( )芳 ( )色( )香
找朋友。
日本 茉莉花
菲律宾 色樱花
马来西亚 金达莱
朝鲜 白蔷薇
罗马罗亚 扶桑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仅……而且…… 尽管……还…… 一……就……
(1)花( )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原料,( )在精神上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2)晚上( )有空,他( )来帮助复习功课。
(3)( )我早已不玩玩具了,可( )不时地找出来看看。
聪明屋。
(1)说说“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花的文化你知道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画线的句子。
登 飞 来 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解释下面的字在诗中的意思。
①塔: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畏: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遮:____________________
(2) 理解诗句意思。
①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仔细的赏析本诗,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诗歌____________写飞来峰塔的形象,____________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本诗带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 山 西 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此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史上最“多产”的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世。
(2) 小小释义员。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诗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 西 林 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三对反义词。
( )——( ) ( )——( ) ( )——( )
(2) 小小释义员。
①题西林壁。题:西林: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缘:
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踏浪
“……海上的浪花儿开呀,我才到海边来;原来么你也爱浪花,才到海边来……”哼着《踏浪》小曲,赤脚走在细软的银沙上,探手与浪涛争夺那美丽的贝壳,真是其乐无穷!
大海的胸怀有多宽广,光看她送到沙滩上的“礼物”就可见一斑。
贝壳有大有小,有好有残:银白的、乌黑的、五彩的,虎纹的、环纹的、放射纹的、斑点的,宝塔状的、眼珠状的、提壶状的、玛瑙似的……还有鹿角似的珊瑚枝、鸟蛋似的小石珠。总之,使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我正欣赏着一簇翡翠般的海藻,突然,前面的伙伴欢叫起来。过去一看,原来她们拾到“一间屋”——螺里住着个寄居蟹!这鬼家伙看见这么多“不速之客”,慌忙用双螯堵住了“家门”。我赶紧穿起鞋子——划破脚可不是好玩的,又扑到更深的海里去摸,去捞,或钻到岩缝里去探,去掏。结果,“屋子”没有到手,倒是赚了身湿漉漉的“海味”!
听人说海水既咸又苦且涩,我张开嘴去接岩石边溅起的银珠:唔,咸是咸点,可并不苦涩嘛。看来,凡事都不能过分。大口大口地灌进去,怎么能不苦涩?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①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②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2)“总之,使你眼花缭乱,爱不释手。”这句话中的“眼花缭乱”说明贝壳、珊瑚枝和小石珠________________;“爱不释手”说明作者对这些东西的________。(2分)
(3)大海送到沙滩上的“礼物”有__________的________,有__________的________,有________的________,还有______的寄居蟹。踏浪的收获可真不小。
(4)本文作者写作详略得当,说说文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 的 天 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______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________到地上,________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_________________。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________。那翠绿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___________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按原文填空。
(2)“真是一株大树”这句话应重读()。(A.真是;B.一株;C.大树)
(3)“不可计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这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画线部分的句子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