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以人为本是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发展的目的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要推进公众参与,理性维护环境权益。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鼓励公众监督环境违法行为,推行生态破坏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民通过环境信访、行政调解、寻求司法救济等方式理性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再次要倡导绿色消费,构筑低碳生活。积极促进可持续消费,抵制过度、奢侈消费甚至扭曲性消费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树立生态公民的意识,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争取早日进入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生态文明社会。
材料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下行压力较大,动力亟待增强。同时,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领域,存在较多薄弱环节,面临较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1)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公民应该如何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分析“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理由。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长期性,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材料二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权力滥用的办法就是用权力约束权力。”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
(2)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每到收割季节,都有大量秸杆被白白烧掉,秸杆焚烧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而且还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焚烧秸杆的行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受“秸秆焚烧”烟雾所害的小明同学为此进行了走访,并把农民们的想法整理如下:
农民一:我也不情愿烧!可是在田里烧方便,又不耽误农时播种,何况用机器粉碎秸秆还要自己掏钱。
农民二:环保执法人员少查不过来,也不愿查。许多人在烧,我也不知道这是违法的。
农民三:我们知道政府不让烧,可乡里也没具体的措施和秸秆利用的办法呀。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运用所学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帮助小明就此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三条破解“秸秆焚烧”这一难题的具体建议。

材料一:2011年被专家和网民称为“政务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设“官方微博”。同时,织“围脖”成为许多干部征求民意的重要渠道。种种迹象显示,微博正以其“秒互动”的传播优势,开启“微博参政”的新阶段,成为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新阵地。
材料二:《2012年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政务公开,深化网络问政。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做到决策部署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微博参政”、“专家论证”分别反映了公民以什么方式参与了民主决策?
(2)依据材料二,谈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按照市教育局“低碳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某中学倡议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仰望星空,守望家园”活动,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请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在长期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灾情发生后,各地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2011年,我国云南盈江、西藏亚东先后发生了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捐钱捐物,支援抗震救灾。更有很多的志愿者,不远千里赶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
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你认为在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