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电镀或焊接前,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2)某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生石灰起干燥作用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若用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粉末,受热条件下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若用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应将干燥的碱式碳酸铜放入__________装置进行反应,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生成物之一为水。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______。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____(填“好”或“不好”),因为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比CO和CO2,它们的组成元素(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工业上CO可用来炼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废气不能随意排放,处理方法是
(2)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3)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如图2,填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填“A”或“C”)处的热源;反应后C装置的现象是,C、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待硬质粗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改进的方法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