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

(1)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
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②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③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
④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
(2)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 ,微热试管丁,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有3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HCO3、Ba(OH)2、H2SO4
中的各一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方法。将试剂瓶分别编号为①、②、③。
⑴甲同学采用如下实验方案:
分别取样进行分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②试剂为
甲同学又做如下两个实验,鉴别①和③

请分析甲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⑵乙同学采用如下实验方案:
乙同学采用甲同学同样的实验过程,鉴别出其中的②后,又做如下实验:

请分析乙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⑶丙同学采用如下实验方案:
丙同学采用甲同学同样的实验过程,鉴别出其中的②后,又做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①试剂为,③试剂为
⑷丁同学参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发现当采用分组实验鉴别出②后,无需再进行任何实验操作,立即就可区分出另外两瓶试剂,他的方法是

为检验在空气中暴置过的过氧化钠的变质程度,某学习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经研究讨论,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分工协作如下:分别用等量的过氧化钠样品进行实验。
⑴甲同学采用如图实验装置,

甲同学测量气体时,实验过程中,量气管甲的前后示数差为473 mL(已折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后量气管甲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有
⑵乙同学采用如图实验装置,

乙同学测量气体时,实验过程中,量气管甲的前后示数差为249 mL(已折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乙同学的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作用是:


⑶丙同学用浓度为1.0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过氧化钠样品,应选用的玻璃仪器有:

从实验目的分析丙同学所采用的指示剂为。丙同学实验完毕,从滴定管前后的示数得知消耗标准盐酸100.00 mL。
⑷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过氧化钠样品变质的百分率为。指导教师在批阅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报告时,指出两点不足,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2006年世界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25亿只,锂电池消耗量巨大,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2)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3)碱浸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也能达到溶解的目的,但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5)生成Li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已知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最后一步过滤时应____________。

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液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②的所需的主要仪器是
(2)参照右图溶解度曲线,得到的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3)同学甲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对上述操作②后无色溶液进行除杂提纯,其方案如下:
【有关资料】

化学式
BaCO3
BaSO4
Ca(OH)2
MgCO3
Mg(OH)2
Ksp
8.1×109
1.08×1010
1.0×104
3.5×105
1.6×1011

【设计除杂过程】

①已知试剂B是K2CO3溶液,则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获取纯净氯化钾】
②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l mol· L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5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
③将溶液C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④进行操作⑤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此时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为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其中A、F分别为硫化氢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硫化氢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内液体a宜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填编号)
(4)打开K1、K2,将常温压下的H2S、Cl2以体积比1:1充满烧瓶后,再关闭K1、K2,始终看不到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理由(用简要文字并配备化学方程式描述):
(5)在操作(4)的基础上,引发喷泉操作方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