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2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反应剧烈,产生黄绿色气体。
③一段时间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气体。装置D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
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通入一定量的N2,至装置中气体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的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证明A中反应有 (填化学式)生成。若B中改放湿润的淀粉KI试纸,仅凭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证明上述结论,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
(2)装置C的作用是 。
(3)甲同学认为O2是Na2O2被盐酸中的HCl还原所得。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正确,他可能的理由为① ;
② 。
(4)实验证明,Na2O2能与干燥的HCl反应,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某学习小组从海带中提取I2,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室焙烧海带,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____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角架 f.酒精灯
(2)将所得海带灰加水溶解、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滤液中检出了I-,还检出了K+,检验K+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 > IO3- > H2O2 > I2,他们决定用H2O2做氧化剂氧化KI,而不用Cl2,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如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6)根据以下数据推测:
①已知SiCl4的沸点是57.6℃,则CCl4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于57.6℃
②已知I2的沸点是113.6℃,熔点是185.2℃,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碘单质,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过滤 | B.升华 | C.蒸发 | D.蒸馏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F是装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
17.
18.请回答有关问题:
19.(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如何判断已完成该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0.(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3)装置E和F的作用是;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22.(4)装置D的作用是。
由图判断
(1)Cd、Co、Ag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有关盐桥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可多选)
A 内盛含琼胶的饱和蔗糖溶液
B 内盛含琼胶的饱和氯化钾溶液
C 盐桥中的阴离子向负极区移动
D 可以用导线代替盐桥
(3)写出图1中正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2中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填“图1”、 “图2”)中的Co电极质量增加。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单质,其中甲、乙、丙是摩尔质量依次增加的气体。A和B以物质的量2︰1通入水中,得到C溶液。请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
(1)用方程式解释A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溶液C中加氯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和B按1:1通入水中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空)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NaHCO3溶液 |
|
C |
||
D |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