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武等人认为董仲舒的思想“已经不是先秦儒家的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一番改造以适应汉王朝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 A.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
| B.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
| C.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成立于民国十三年二月,至民国十五年一月停止活动,由胡汉民、汪精卫等为常务委员,毛泽东等分任秘书。下列活动与该组织无关的是
| A.负责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党务 |
| B.在国民党内执行国共合作的政策 |
| C.组织工农群众迎接北伐军进上海 |
| D.举行追悼列宁、孙中山逝世活动 |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A.1921年和1922年 |
| B.1937年和1938年 |
| C.1927年和1928年 |
| D.1949年和1950年 |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索要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本供给。”这段文字评价的应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下图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
| B.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维护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
| C.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
| D.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