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
| 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 B.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
| C.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 | D.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 A.光荣革命 | B.工业革命 |
|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 D.危机中的帝国 |
“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
|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
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国家 |
学说内容 |
| 甲 |
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
| 乙 |
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 |
| 丙 |
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 |
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
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