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 B.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
| C.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D.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 |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
|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
| 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
|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物、文献最适合入选该馆的是
①北纬38°线标志牌
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③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
④《上海合作组织宣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 A.越南战争 | B.柏林危机 | C.朝鲜战争 | D.古巴导弹危机 |
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欧洲主导 | B.美苏主导 |
| C.一超多强 | D.三足鼎立 |
《法国政治制度史》这样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由巴黎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尝试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