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 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 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之一多丽丝·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所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丽丝·奈斯比特()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
C.称赞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认为中西方制度都适合了自己的国情 |
196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标题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文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党支持广大革命群众的创造,支持革命群众广泛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大串连这些大民主的形式。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群众都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他功劳多大,地位多高,资格多老,群众都可以批评。”文章中的思想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空前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
B.可广泛吸取群众意见与形成群众对干部的监督 |
C.群众民主意识被阴谋家利用从而导致国家动乱 |
D.使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成为国家的主人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
A.19世纪初期 | B.19世纪中期 |
C.19世纪末 | D.20世纪中期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
B.光复会 |
C.强学会 |
D.同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