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耳闻目睹下面的行为。
●小琪特别喜欢漫画。有一次在学校图书馆看借阅的书时,她发现其中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漫画,便趁别人不注意,悄悄地撕下来,带回家了。
●小民近来迷上了网吧游戏,常常一放学就准备好钱,跑到网吧去玩,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没有钱时就对爸爸说要买书,骗钱去玩。由于迷恋网上游戏,成绩直线下降。
●中学生小王,喜欢看一些不健康的影视录像,开一些无聊的玩笑。
●小张学校附近有家盲人工厂,他发现这家工厂的盲人叔叔和阿姨常因无人引导,在过马路时很危险,于是他每天放学就主动扶他们过马路,并乐此不疲。
请你来回答:
(1)以上的行为哪些是高雅的生活情趣?哪些是庸俗的生活情趣?它们在生活中会有什么影响?
(2)你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怎样培养这样的生活情趣呢?试举一例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月16日,被刺中心脏,仍勇斗歹徒的好民警段晓鹏被评选为“最美宁波人”2013年度人物,他的行动演奏了一曲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交响曲。
材料二:1月7日,祖籍宁波镇海的香港电影制作人邵逸夫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30年,他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据统计1985年至今,邵逸夫生前共向内地捐赠了47.5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项目。
(1)“最美宁波人”评选属于哪一类建设活动?举办这一评选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捐赠兴建教育项目,这是邵逸夫在依法对自己财产行使什么权利?
(3)请从国际竞争与我国国情角度,谈谈邵逸夫热衷教育事业的原因?
6月中旬中考结束后,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如意,没有考上高中,就随亲戚来到上海打工。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天里,他遇到了诸多的交往困惑,心里很不痛快。于是,他在网上向初中的班主任求助。
小明:老师,我怎么感觉在社会上和人相处与学校不一样,怎么这么难?
老师:你不擅长和他人交流,而且对交流的对象要求过高。
小明:不是,应该说是要求太严、太高。只要我感觉到对方不正派,就失去了共同语言,到现在一个朋友也没有。
老师: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存着,不可能和你要求的一样。你要想融入这个社会,就必须去面对不同的人。
小明:老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适应呢?
老师:你不会迁就别人,又容易固执己见,长此以往一般人会接受不了你的。你可以去试着迁就一下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小明:我也觉得这样,似乎很少有人和我谈得来。即使我乐意和别人交流,可最后也谈不到一块儿去。因为我平常与人交往不注重礼数,感觉注重礼数太麻烦,所以…
(1)小明为什么会出现交往困惑?
(2)小明最后的话没说完,你认为不讲礼数会有什么危害?
(3)假如你是他的班主任,你会对他说些什么来帮他学会与人交往?
小英的烦恼:她学习努力,但成绩却不断下滑。父母误以为她早恋,对她提出了一些令她感到苛刻的要求。小英对父母的严格要求无法理解,因此对父母不理不睬。
情景一:丽丽今年上初一了,在妈妈眼里,以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女儿不见了。放学回家后问她学校里的事,丽丽总是一句“不知道”打发了。平日里,妈妈说东,她偏要说西…丽丽也经常向好朋友抱怨:“我和妈妈很难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妈不说话还好,一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
丽丽的烦恼源自于一种她的什么心理?你能帮丽丽分析一下这种心理的危害吗?
情景二:放学回家后,丽丽发现自己的房间门开着,看着桌子上凌乱的东西和来不及放好的日记本,丽丽知道妈妈又偷看自己的日记了…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妈妈这样侵犯了丽丽的什么权利?接下来你建议丽丽怎样去做?
情景三:期中考试,丽丽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看到老师赞许的目光,丽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上初中以来她一直忙于学习,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心里时常感觉特别孤独…
(3)丽丽今后应该怎样去做?请你帮她出出主意。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境出现:
情境一:八年级学生小明对同学说:“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事情都不必做,就应该享受父母的爱。”
(1)请你从道德、法律、心理等角度,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情境二:新学期开学后不久,九年级学生小丽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在受到老师批评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准备辍学去苏州打工。
(2)假如你是小丽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丽进行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