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上左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地形雨。此种降水在下列哪个地区容易形成。
A.刚果盆地中部 | B.内蒙古高原西部 |
C.撒哈拉沙漠 | D.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
上右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海洋,另一部分代表陆地,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1月等温线 | B.北半球1月等温线 |
C.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7月等温线 |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②① | C.④③②① | D.②③④① |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⑤⑥ | D.①⑤⑥ |
下图是“海陆风”示意图,其中流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 B.进行地质探矿 |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 D.测量山峰的高度 |
图中,所示半球为白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日期为()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10月23日 | D.12月22日 |
若此图为东半球示意图,则北京时间为()
A.3时20分 | B.8时40分 | C.15时20分 | D.20时4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