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地形雨。此种降水在下列哪个地区容易形成。
| A.刚果盆地中部 | B.内蒙古高原西部 |
| C.撒哈拉沙漠 | D.马达加斯加岛东部 |
上右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海洋,另一部分代表陆地,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1月等温线 | B.北半球1月等温线 |
| C.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7月等温线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题。
若②为我国南水北调的重要线路之一,则该线路的调水优势是
| A.沿线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 |
| B.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 |
| C.可以利用现有河道,投资少 |
| D.沿线城市密集,调水效益高 |
关于③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
| B.可以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 |
| C.可以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
| D.③线路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
下列不属于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经济衰退原因的是
| A.资源衰减 | B.劳动力不足 |
| C.设备老化 | D.污染严重 |
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回答题。
| 省 (区) |
GDP (亿元) |
人均GDP (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城市人口比重 (%) |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 ① |
21487 |
422l4 |
5.1 |
53.9 |
41 |
57.6 |
| ② |
7762 |
32214 |
11.5 |
54.9 |
33.6 |
51.7 |
| ③ |
3176 |
12110 |
14.6 |
46.3 |
39.1 |
32.2 |
| ④ |
4203 |
l9593 |
16.4 |
49.7 |
33.9 |
39.6 |
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③省(区)
| A.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 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
| 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 | 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 |
图中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
|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
| C.区域可划分出下一级区域 |
|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 A.热带、温带、寒带 |
|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
| 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 |
| 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