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1mol/L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Na+)>c(HCO3-)>c(CO32-)>c(OH-) |
B.c(Na+)+ c(H+)=c(HCO3-)+c(OH-) |
C.c(H2CO3)+c(H+)=c(OH-)+c(CO32-) |
D.c(Na+)=c(HCO3-)+2c(CO32-)+c(H2CO3)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
,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
中少量的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②③ |
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A. |
3 |
B. |
4 |
C. |
5 |
D. |
6 |
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 |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B. |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C. |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D. |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Ⅱ时浓度不相等 |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 | (加 催化剂,加热) | B. | (加热) |
C. | (水溶液,加 催化剂) | D. | (加热) |
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①(a+b)×63 g②(a+b)×189 g③(a+b)mol④(Vc-)mol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