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相映成趣水天相接的融合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的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邀游于洞庭之上。

关于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两和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喻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而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下面题目。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学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共8分)
闲意
(南宋)陆游
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行人损绿苔。
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
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
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紧闭柴门、珍爱绿苔,表现了诗人于寂寞中不被人理解的烦闷。
B.颈联以家庭生活的和谐、惬意,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愉悦的心情。
C.尾联驰骋想象:如能再添得半亩大的小园,黄梅绿李一时栽起,园景将更美好。
D.整首诗语调清新,态度闲适,多角度地表现出了自然之趣与家庭生活之乐。

结合全诗,自选角度,对颔联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题。(每小题4分,共8分)
苏幕遮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下列关于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也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赏析这首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象神话,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请赏析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惊”字的表达效果。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